报告题目:适用于可穿戴的便携式微能源技术
报告人:张海霞 教授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
邀请人:段辉高 教授、刘全慧 教授
报告时间:2017年3月10日(周五)上午 9:00-11:00
地点:威廉希尔531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博导,专注于微机电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微纳复合制造及其在微能源领域应用的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展开工作。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研发了一系列具有优异输出性能的新型纳米摩擦发电机并在生物系统中实现了演示应用,形成了以“微纳复合制造原理、加工方法和新能源应用” 为主线的特色创新体系。2007年发起美新杯微纳传感器应用大赛,2009年发展为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担任大赛主席至今。现任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CINS秘书长,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CINN执行主席等。曾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科研项目20余项,2012年获得三星国际合作研究GRO项目支持,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5项PCT国际发明专利,3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已获得授权,正式发行商业化软件2套,出版专著和编著8本。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报告摘要: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器件普遍受到电池和充电的制约。传统电池体积、重量较大且不具有柔性,应用于可穿戴式传感器会增加佩带人员的额外负荷,降低其舒适程度,也因寿命问题无法对可穿戴式传感器提供永久性的稳定、持续的电能供给。微型摩擦电发电机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能量采集技术,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从人体动能和环境振动的运动能高效低转化为电能为微型器件供能。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张海霞教授近年来在微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示范应用。其研究团队利用微纳加工技术、柔性印制电路技术和铸模成型技术开发出了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备、输出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突出优点的折叠式摩擦发电机和透明单表面摩擦发电机。开发的摩擦发电机可与负载电路的制造流程集成从而为多种电子元器件提供自供电的有源衬底,也易于实现与微纳传感系统进行集成,可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广泛适用于物联网、自供能传感系统、可穿戴电子设备、便携电子设备、可植入式医疗器件等应用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